`
gqcjg02w
  • 浏览: 10727 次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语文版七年级25课诗五首选择性赏析练习

 
阅读更多

语文版七年级25课诗五首选择性赏析练习
2012年01月04日
   七年级25课诗词五首选择性赏析练习 弄海客整理 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2.“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 ,诗句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3分) 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3分)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是王勃任职长安时送别友人的作品,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文坛四杰。 B这首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向和旷达的胸怀。是送别诗中的名篇。 C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所。“望”字将相隔千里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二字描写了想像中的友人赴任之地的繁华和富庶。 D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要豁达地对待离别,因为我们都是志向远大的“宦游人”。“在歧路”三字,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儿女”二字字面意思是指年轻的情侣。 5.写“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意境相反的送别名句: (3分) 6.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 (3分) 7.形容人们在世界各地都有知心朋友,虽然远隔重洋,却如近邻一样亲近的诗句: (3分) 8、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9、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10、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1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是( )(3分) A、首联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础。 B、颔联意似悲而旷达之胸襟可见,以此慰勉友人。 C、颈联的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则虽各处天涯,亦如同比邻一般。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D、尾联系由前三层逼出:既是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则自当于别时不效儿女之态。以此作结,恰当好处。 12.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之一。 B、第一句点明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颔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样哭鼻子。 13.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古深情而富有哲理。 14.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两项( )( )(3分) A.这是一首五律,首联交代了送别之地和朋友即将赴任之地。 B.颔联交代了离别原因,都是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身不由己。 C.颈联气象宏大,以哲理的高度宽慰朋友,只要是知己,天涯也咫尺。 D.尾联再次劝慰友人,不要在分手之处哭哭啼啼,像小孩子似的。 E.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洋溢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劝勉鼓励,又反映了诗人要有所作为的壮志豪情。 1. 《夜雨寄北》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3分) 2. 成语“剪烛西窗”源自《夜雨寄北》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3分) 3.对《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4.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5.下列对《夜雨寄北》诗中用字品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中两个“期”字,一字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次句中的“涨”字,表现凄凉、萧瑟的景象,也写出了诗人羁旅之愁、思归之苦的深重。 C.“剪烛西窗”是诗人对友人询问归期的肯定回答,让友人得到安慰。 D.诗中的“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6.下列对《夜雨寄北》这首诗歌大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的情景是诗人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家里的亲人询问回家的日期而自己还无法确定什么时候回去。 B.第二句告诉读者诗人现在远在巴山,时间正值秋天的一个下着大雨的夜里,看着涨满的池水,孤身在外的诗人的思乡心情可想而知了。 C.现实是残忍的,想象却可以是美好的。第三句诗人假想已经与亲人相聚剪烛西窗了。 D.巴山夜雨的此时此景实在太令诗人印象深刻了,让他在以后的某天即使与亲人相聚了,还要诉说今时的情景。 7.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 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的“乐天”指的是 ,“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 。(3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3分) 3. 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3分) 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宇永贞元年(805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7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晋朝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曲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诗人用这个曲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4.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长期遭贬谪的悲凉、愤懑的心情,同时又袒露出作者豁达豪放的襟怀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B、一、二句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置于巴楚这荒远凄凉的地方,已有二十三年了。 C、三、四句写作者借吹笛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回到家乡后衣着破烂的落魄情景。 D、五、六句作者虽以“沉舟”、“病树”自比,但不消沉,写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5.选出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解说有误的一项( )(3分) A.“二十三年”,指白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6.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3分) 8.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3分)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9.描述《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颈联所描写的景象。(3分) 10.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刘禹锡在扬州时回赠白居易的一首诗。 B.“弃置”贬谪的意思,首联之意在说明诗人被贬谪到巴山楚水那个凄凉的地方时间之久。 C.颈联的理解是沉船的旁边千帆竟发,生病的树前万木逢春。 D.该诗使用了典故、比喻、对偶的修辞,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1.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 ,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1. 对下面《淮上与友人别》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前二句重在点明离别的地点和时令,渲染离别的满腔愁绪,“扬子江”即长江下游,“杨柳”即柳树,“杨花”也即柳絮。 B. 第三句是说微风从客船上送来几声悠扬的笛声,提醒在亭中话别的友人天色已晚,应该上路了。 C. 最后一句,不去写景,也不直写内心情怀,更不做离别的嘱咐,却只点出分别后将南北异途的事实,言尽而意不尽。 D. 本诗多次出现重复用字,不但毫无拖沓之嫌,而且使诗的音节产生良好的效果,表达了送别时的一种缠绵的意蕴。 2.下列对《淮上与友人别》的赏析不正确的二项是( )(3分) A、这是诗人在扬州与朋友分手时所作。所谓“淮上”,即指扬州。 B、这首诗有一个特点,不是送别,而是握别,即友人“向潇湘”,诗人自己则上长安。 C、诗歌的一、二句,先交待分别的时间和地点,次写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滋味。时间是春天,正是杨柳依依的季节,地点是扬子江边的渡口。这二句是借景抒情,寓景于情,情景交融。 D、三、四句即景生情,“风笛”“离亭”都具有特殊的意蕴,烘托了离人的离愁别绪,颇有典型意义。 E、诗歌虽然流露出淡淡的依依惜别的思绪,但在依依袅袅的杨柳,蒙蒙渺渺的杨花的映衬下,展示了一派大好的春光,与诗人当时的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的。 3.找出《淮上与友人别》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3分) 答: 4.结合诗句简析《淮上与友人别》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3分) 1.对王维《杂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B.身在异地的异客,最想知道什么样的事呢?最令诗中主人公亲切怀想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 C.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最普通的家务事,同时又体现了诗人独钟梅花那种清高超脱的品性。所以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不符合生活逻辑的。 D.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 参考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 B 2不要、无须 豪迈旷达(爽朗乐观) 3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 C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 B 9 D 10 B 11 A 12 C 13 B 14 DE 《夜雨寄北》 1 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2 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3 C 4 D 5 C 6 B 7 A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白居易 见教 见谅 见笑 2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 A 4 C 5 A 6 D 7 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 8 C 9 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千帆齐扬!病树之后,会有姹紫嫣红,万树春光! 10 C 11 A 《淮上与友人别》 1 B 2 CE 3. 词语:愁(愁杀) 诗句:君向潇湘我向秦 4. 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一、二句使用“杨柳… 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 《杂诗》 1 C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